第18章

    

晨霧散儘,日頭高懸。

馬閣山下的深穀中,魏軍終於重整旗鼓,列隊準備出發。

經這一場激情翻滾,摔死將士兩千名,重傷三千人,而戰馬更是損失過半。

兩萬大軍,五千戰馬,到現在還有戰力的,兵卒不過一萬五,戰馬堪堪兩千餘匹。

幾位主將也是個個掛彩,傷得不輕。

一隻手臂吊在胸前的鄧艾看著滿地屍駭,以及散落各處的輜重車馬,麵沉如水。

回想這一路,尚未接觸到蜀漢一兵一卒,便直接損失了一萬將士,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饒是他存了必死之心,此刻看著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嫡係兒郎屍骨未寒,心肝也痛得直顫。

但他畢竟是大軍主將,經過的大小戰役不下百場,死在他麵前的同袍將士更是數以萬計,早已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

收攝心神,脫下頭盔,雙膝跪地,麵朝曝屍荒野冇時間掩埋的三千將士屍體,朗聲道:“兒郎們,艾請爾——爾等在此稍——稍作歇——歇息,待吾滅了偽——偽漢,必親自扶——扶靈送爾等忠魂返——返還故鄉。”

說完,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主將如此,身後列成陣勢的萬餘將士自然影從,齊齊跪地磕頭。

磕頭完畢,大軍再不停留,沿著山穀前行。

那些受了重傷的人馬,自然不可能跟隨,被百餘輕傷士卒就地紮營安頓。

山道難行,幸虧山穀有條不大不小的河流。

經過長年的沖刷,河岸寬闊平坦,沙礫堆積,正好可以為大軍行進提供便利。

鄧艾騎著戰馬,不疾不徐地走在隊伍前方。

邊走,邊抬頭打量四周山勢。

山霧散儘後,整個山川地勢看得一清二楚。

初時在馬閣山上,隻覺山高穀深,險峻異常。

如今身在穀底,仰首張望,竟有種墜入甕中的錯覺。

看著地形地勢,鄧艾冇來由地心頭一緊。

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腦海,揮之不去。

搖頭苦笑兩聲,將視線從山穀兩旁的山勢收回,然後喚過師纂和鄧忠,揚鞭指著二十裡外那座孤聳在山穀拐彎處的山頭,沉聲問道:“那裡,便——便是摩——摩——摩天嶺吧?”

師纂點頭道:“不錯,黃皓這地圖上標註的,正是摩天嶺。”

鄧艾聞言讚歎道:“真——真是一夫當——當關、萬夫莫——莫開的險地啊。諸葛武侯竟——竟然選擇在——在此設戍防衛,的確是——是不世出的戰略家啊。”

師纂這時卻笑著介麵道:“隻是可惜,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劉玄德和諸葛武侯拚死打下的這蜀地基業,竟然交給了劉禪這樣的無能昏君,豢養出如黃皓、譙週一類的反骨仔,這萬夫莫開的險關,如今卻是徹底荒廢了。”

鄧艾不置可否,轉過話頭問道:“派出的斥——斥候可——可回來了?”

師纂望著前方的河穀深處,卻見那裡並無半個移動的影子,不確定地道:“應該快回來了吧。”

鄧艾自然看得到前麵空空蕩蕩的河穀,聞言也不說話,騎著戰馬緩緩前行,有意壓住大軍的行進速度。

這時,河穀拐彎處,摩天嶺上。

三名身著魏軍甲冑的兵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攀著險徑登上了摩天嶺。

上了摩天嶺,卻發現嶺上除了幾處荒草叢生的石頭堡壘外,再無任何工事。

至於防守士卒,更是連半個鬼影子都冇見到。

三名疲累已極的魏軍斥候四下望瞭望,冇有發現任何異樣,也懶得再仔細搜檢,沿著險徑攀沿而下,回去覆命了。

就在斥候離去片刻,荒草萋萋的堡壘之後,靠近峭壁的茂密灌木叢卻突然顫動起來。

然後,無數被草木綠葉包裹的野人從樹叢裡緩緩站起。

其中一人,伸手扯下覆在麵上的幾片樹葉,露出本來樣貌。

赫然便是剛剛升職為長水校尉的諸葛尚。

諸葛尚和劉諶從羅憲處得到劉善的軍令,不僅冇有半點猶疑和畏懼,反倒激動得像打了興奮劑,急急整隊,各領一千精騎馬不停蹄地奔赴摩天嶺和斷魂涯。

前後隻用了半天時間,便在昨夜黃昏抵達目的地。

根據劉善的部署,摩天嶺由長水校尉諸葛尚負責駐防,斷魂涯則由射聲校尉劉諶負責,並且如何防守,劉善也特意做了交代。

兩個二十左右的年輕將領雖然都是悍不畏死的主兒,但皇帝陛下的吩咐,卻是不敢輕易違背。

何況,劉善對他們交待的駐防策略甚為高明,兩人是打心眼裡佩服,自然嚴格執行。

此刻,估計三名斥候已經下到穀底,諸葛尚才緩緩走出那片灌木叢。

身後兵卒也一言不發,緊跟而出。

眼望前方深穀,諸葛尚對身邊一名低級將官詢問道:“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那低級將官連忙道:“將軍放心,這摩天嶺地勢險要,嶺下長年受河流沖刷,河堤不穩,早有滑坡的危險。我們已在嶺下隱蔽處做了小動作,將支撐山體的幾塊巨石敲碎,而嶺上那兩塊大石,靠近嶺下的地方也將泥土全部掘開。隻待敵軍到了嶺下河穀,我們再將兩塊大石推下,必會引起整個山體大滑坡。不說把敵軍儘數葬送,至少埋他個兩三千人馬不成問題。”

諸葛尚聽到這小將一番陳述,滿意地點點,又道:“事成以後,你們須得儘快隱入山嶺,莫要露出行蹤。”

那小將雖不明就裡,但主將有令,唯有服從。

計議妥當,諸葛尚也不再多言,領著幾百將士,沿著靠近山壁的一條被灌木遮掩的小徑,不聲不響地往東行進。

剩餘二十幾名將士,全部匍匐著爬到摩天嶺邊沿。

那裡,矗立著兩塊比三層樓房還高的巨石。

巨石之下,生長著格外茂密的灌木叢。

這二十幾名將士一到巨石下,便輕輕撥開灌木叢。

原來,這些灌木叢又是蜀漢將士做的掩護。

灌木遮掩下,靠近嶺下的巨石底座,泥土已然被掏空。

彆看這兩塊巨石重逾億萬斤,此刻一側懸空,隻需十餘人合力一推,絕對會順著山嶺滾落。

這樣的情形,劉善自然不可能預料得到。

他隻不過讓諸葛尚隱藏行蹤,在山嶺險要處堆積巨石,居高臨下狂砸魏軍。

即便被鄧艾覺察到摩天嶺上有兵馬埋伏,也隻能顯露少量兵馬,切不可全部暴露。

卻冇想到,善於變通的諸葛尚親自觀察地形後,竟設計出瞭如此巧妙的毒計。

這樣,不僅能夠最低限度地暴露行蹤,也能最大程度地重創魏軍。

一切準備就緒,諸葛尚帶著大部將士已經撤出了摩天嶺。

而鄧艾大軍,因為斥候回報並無危險,所以提高了行軍速度。

二十多裡路程,不過一個時辰便即趕到。

來到摩天嶺下,鄧艾仰頭望向嶺上,當他看到嶺上邊沿那兩塊碩大的巨石矗立,強烈的不安再次襲上心頭。

使勁壓抑心中的躁動,鄧艾再次提高行軍速度。

一萬五千將士,排成一字長蛇陣,個個如飛似奔,急急從摩天嶺下的河穀穿過。

眼看人馬過去一半,嶺上也冇任何變故,鄧艾一顆懸著的心略微放鬆。

正要降低行進速度,卻陡聽摩天嶺上,轟隆隆傳來兩聲巨響。

鄧艾和一眾將士不由自主地勒韁駐足,抬頭仰望。

卻見原本一動不動安靜矗立的兩塊巨石,竟已從嶺上滾落。

其勢又急又狠,似要毀天滅地。

帶起沿途的石塊、泥土、樹木如山石洪流一般,滾滾而下。

“不好!山體大滑坡!”

人群之中,也不知是誰突發一聲大喊。

原本驚得目瞪口呆的萬餘將士終於反應過來,瞬間丟盔棄甲,哭爹喊娘,抱頭鼠穿。

但,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麵前,人力,何其妙小。

任他們如何惶恐、如何慌亂、如何嘶喊,也阻止不了他們葬身穀底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