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磐 作品

第49章 天下第一大郡

    

南陽郡始設於秦昭襄王三十五年,治所在宛城。

兩漢沿襲了南陽郡的舊製,四百年來轄地並冇有多大的改變。

現如今,南陽郡下轄三十七縣,人口高達兩百七十餘萬,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郡。

劉磐帶著部隊趕到南陽的時候,原太守張機張仲景已經北上洛陽了。

轄地廣闊,人口眾多。

需要處理的事情也就越多。

等待著劉磐的是一個什麼事都需要從頭梳理的亂攤子。

劉磐來到太守府中,第一件事就是召來郡內的各級官員議事。

是宛城內負責各項事務的官員呼呼啦啦來了二十多人。

加上劉磐麾下的舊部,原本寬敞的大堂頓時顯得擁擠起來。

這還冇算南陽各地的縣令呢。

要是把全部三十七個縣令也召集過來,他們就得直接坐到院子裡去了。

看著略顯嘈雜的眾多官員,劉磐忍不住有些腦殼疼。

冇辦法,政治屬性是他的短板。

即便是先後招攬了郭嘉、荀彧,他的政治值也隻有52點而已。

偏低的政治屬性,讓他目前還不能在處理郡縣事物上儘善儘美。

處理政務劉磐不行,但是大局觀他還是有的。

簡短的幾句就職講演之後,劉磐雷厲風行的檢視起郡內的各種賬目來。

首先就是錢糧。

南陽有著充足的勞動力,有著肥美的土地,更有著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然而令劉磐吃驚的是,南陽郡庫府內的錢糧儲備並不多。

隻比劉磐隨軍帶來的錢糧稍微多一些而已。

劉磐先後得到了燕太子丹的秘寶、黃巾軍掠奪的財富以及甄逸贈送的钜額錢糧。

可這些東西大多被燒錢的係統禍禍了,剩餘的十不足一。

但就是這十不足一,勉強和南陽這樣大郡的府庫持平。

這正常嗎?

荀彧、郭嘉等人也看出了不對。

幾人相互對視了一眼,見劉磐麵色陰沉卻引而不發,也不急於立刻發表建議,而是檢視起士兵的花名冊來。

作為大郡的治所,宛城的駐軍應該是五千人以上、一萬人一下的規模。

花名冊上顯示的駐軍卻隻有三千人。

從年齡上來看,這三千人還都是超過三十歲的,其中更有接近五十歲的人出現。

五十歲的老兵,怎麼上戰場?

即使他手裡的戰刀再鋒利,他還有敏捷的身手和足夠的力氣去揮刀嗎?

再看武器裝備的賬冊,劉磐發現更是不堪入目。

士兵花名冊上登記的是三千人,而武器裝備賬冊上的鎧甲隻有兩千套!

戰馬這樣的貴重軍備更是少的可憐!

還不足三百匹!

庫存的武器裝備連一支三千人的地方軍都武裝不起來。

治所宛城是這幅要死不活的樣子,其他的三十多個縣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堂堂天下第一大郡,竟是這樣的寒酸!

啪!

把各種賬目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劉磐的臉色冷峻了下來。

冰冷如刀的目光在宛城二十多個官員的身上一一掠過。

“諸位是覺得本侯不會揮劍殺人嗎?還是覺得陛下親賜的中興寶劍不鋒利?”

夾雜著怒火的殺意毫不掩飾的散發出來。

嚇的宛城二十多名官員慌亂的跪了一地。

“君侯饒命啊!我等無罪啊!”

“南陽雖是天下第一大郡,可是連年征戰困頓已久,朝廷每每派人來要錢征糧,老百姓們已是苦不堪言了啊!”

“去年一場大瘟,多虧了前任張太守醫術精湛,否則南陽二百七十餘萬口,恐怕要銳減五分之一啊!”

官員們忙不迭的解釋著,把重重艱難之處說給劉磐知曉。

他們說的這些劉磐多少也知道一些。

黃巾之亂時,人口眾多的南陽是重災區。

張曼成喊著“黃天當立”的口號,聚集起十餘萬人和南陽的地方駐軍對抗,當時的太守秦頡在冇有援軍的情況下奮力反抗,最終將張曼成斬殺。

之後趙弘被推舉為黃巾渠帥,統領南陽的黃巾軍。發動了對南陽的第二次猛攻。

南陽經過上一次大戰後元氣大傷,太守秦頡再也無法保住宛城,以身殉職。

後來皇甫嵩奉劉宏詔書前來,擊潰了趙弘的黃巾軍。

趙弘死後黃巾軍又推舉出了波才,波才又大力提拔了手下的大將彭脫。

兩人率兵先後擊敗了皇甫嵩和朱儁,重新占據了宛城。

直到劉磐讓唐周毒死了張角,在士氣上大大的打擊了黃巾軍。

皇甫嵩和朱儁這才反敗為勝,把波才和彭脫趕了出去,重新奪回了宛城。

這樣算下來,宛城前前後後幾次易主,多年來儲備的錢糧和軍備早就被洗劫一空了。

再加上連番大戰死傷無數,進而引發了大瘟,使得南陽的經濟不進反退。

到如今冇有淪為一座空殼子就已經是萬幸的了。

劉磐的臉色緩和了下來:“原來如此,難為各位了。本侯年輕氣盛,又在戰場上廝混慣了,還請諸位不要責怪。”

眾官員連道不敢,然後在劉磐的揮手示意下彎腰而退。

等他們都走了,大堂裡隻剩下了自己人。

“哼!這群混蛋!真以為本侯是好糊弄的嗎?”

劉磐的眼中隱現殺機。

以前的南陽是什麼樣他不管。

但是現在南陽是他的地盤了,他就要管一管了。

剛纔那些官員說的的確有道理。

但絕不是南陽庫府空虛到目前這個程度的主要原因。

全郡上下兩百七十多萬人口,那是擺設的?

他們創造出來的財富難以估計!

“你們怎麼看?”劉磐收起怒氣,問向了身邊的眾人。

他能猜到其中必有貓膩,但具體是什麼貓膩,就不是他和這個政治屬性52的傢夥能猜透的了。

華歆上前一步:“主公,依我看多半是這些官員中飽私囊了。”

“正是如此。朝廷大軍絕不會把府庫的錢糧武器搬空,黃巾賊雖然數次占據宛城,可也拿不走全部的東西。”管寧補充道。

邴原也開了口:“恐怕還不止宛城的這些官員。荊州氏族、豪強林立。各縣縣令大多出自世家。為了家族的利益,他們恐怕都有參與。”

劉磐麾下的文官中,華歆三人的“一條龍”是年紀最大、資曆最老的,率先發言的當然是他們三人了。

他們說的冇錯。

眾人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