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沃爾小說
  2. 我在大明造航母
  3. 第14章 實力劇增
吳長慶 作品

第14章 實力劇增

    

安排了軍事行動後,吳長慶才帶人來到吳之番的棺材前跪下。

身後的諸將也都紛紛跪下,默哀。

“不孝子前來叩罪,望父親大人在九泉之下能夠原諒孩兒的不孝。孩兒定會遵循父親遺願,驅除韃虜,複我大明江山,拯救天下蒼生。”

其實,吳長慶說不上有多麼悲痛,畢竟這隻是他名義的父親。雖然接收了一些原本的記憶,但是後世的靈魂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他已經不是原來的吳長慶了。

不過,哪怕是為了裝出一副孝子的模樣,他也得跪下掉幾滴眼淚。

甚至,吳長慶還想學那些‘名人’來一次自刎謝罪,但是他不確定自己的手下有冇有機靈的人攔住自己。

萬一冇有,總不能真的自刎吧。要是冇人攔著又不自刎,那場麵就尷尬了,恐怕所有人都能夠看出他的虛偽。

為了保險起見,吳長慶冇有玩這種高技術的騷操作,隻是單純的‘痛哭’。

痛哭是必須的,不然訊息傳出去,以後還怎麼麵對家族中的親人。

吳家可是一個大宗族,老家在紹興的吳莊,擁有良田數千畝,族人好幾十。

吳長慶目前還在世的親人有母親廖氏,妹妹吳玉,弟弟吳征,叔叔吳之越一家。其他旁係的親戚就更多了,目前這些人都在紹興。

造反這種事太危險,吳之番隻把吳長慶留了下來,其他人都提前送回了老家。

“驅除韃虜,複我河山。”

在劉漢三的帶領下,其餘士兵紛紛跟著喊起來。就連那些投降了的士兵,也都跟著呐喊。

當然,他們這是為了保命而喊,不像原來的義軍是發自內心。

“出發。”

大概哭了半個多小時,吳長慶才停止了做戲。

作為一個非專業演員,這兩個多小時可把他給折騰的不輕,他要在大腦裡不斷幻想一些極度悲傷的事,好讓自己流出眼淚。

隨著吳長慶的一聲令下,劉漢三等人紛紛開始行動。

十二日,劉漢三的部隊到達崑山,一路暢通無阻的攻進了縣衙,把縣令活捉並押到了菜市場斬首示眾。

此舉引來近千百姓圍觀,當縣令的腦袋被斬下的那一刻,百姓紛紛叫好。

“我乃嘉定義軍首領吳長慶部下劉漢三,我軍在嘉定已經剿滅清狗兩千餘人,斬殺清軍千總兩名,大獲全勝。嘉定百姓在吳總兵的保護下,無一死傷。

我家將軍為瞭解救周邊百姓,特派我率兵前來光複崑山,並且招募抗清義士.......”

劉漢三宣讀著他們的戰績,為的是給這些百姓增加信心,當然也有炫耀的小心思。

其他義軍都被清軍輕易的剿滅,而他們卻可以以弱勝強,殲敵兩千,這種戰績實在是太亮眼了。

身為其中一員,劉漢三都覺得自豪。

“剿滅兩千清軍,這怎麼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的,前一陣不是有訊息說嘉定那邊大勝了清軍嘛。要是冇有徹底擊敗清軍,他們哪有力量分出兵力來光複崑山。”

“這麼說,嘉定的那位吳將軍還真是厲害呀。”

百姓議論紛紛,並且夾雜著一些驚歎。不少想要反清的,或者已經快活不下的人,紛紛表示願意加入義軍。

這一幕同樣也在太倉發生著,不過太倉的縣令比較雞賊,一看有軍隊來進攻,非常乾脆的就選擇了投降。

對於這種主動投降的人,吳長慶交代過不能濫殺。

殺俘虜冇有太多的好處,隻會讓敵軍的抵抗意誌更加頑強。

而這些文官,其實也很難說他們有多壞。在大勢之下,連軍隊都擋不住清軍,他們這些文官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為了保命,投降也是人之常情。

這些人吳長慶不喜歡用,但是暫時他卻冇有選擇。繼續留用這些有管理地方經驗的文官,是掌控周邊最有效率的辦法。

如果把這些人都殺了,想要臨時找到有治理地方的人纔可不容易。

坐鎮嘉定的吳長慶發現了係統的另一個妙用,那就是他可以提前知道軍隊的進展情況。

當他發現係統裡麵的資源點和科技點都上漲後,他便知道軍隊已經把那些地方給占領了。

占領了崑山和太倉,他目前的地盤麵積達到了2200平方公裡,控製人口達到了14萬。

其資源點有了5.7萬,科技點有了12.5萬。

對於吳長慶來說,這些科技點和資源點需要儘快花掉,轉化成戰鬥力。

畢竟,按照係統規則,如果那些地方重新被彆人占領,那麼這些資源點和科技點就會立即被扣除。

但是,如果他現在把這些資源點和科技點用光,哪怕是那些地方被敵人占領,最多也就是資源點變成負數,已經用掉了的是無法追回。

當然,下次想要再使用資源點和科技點,那就需要先把負數這個窟窿填平。

科技點方麵,他花五萬點亮了燧發槍的製造技術,五萬點亮彈簧的製造技術,一萬點亮了燧石的製造技術。

隻有把這三種技術都學會,才能造出一把完整的燧發槍。

把科技點花在這三樣上麵也不會虧,畢竟燧發槍將來肯定要大規模裝備,而彈簧將來的用處也極大,可以用來製造減震馬車,很多機器也需要用到彈簧。

這些技術亮點還不夠,吳長慶還得手把手的教會工匠。

資源方麵,他兌換了一千杆燧發槍,10萬發子彈,還有一噸硝石,十噸生鐵。

越原始的物資越便宜,起碼可以造十萬杆火槍的十噸生鐵隻花了兩千資源點,而一千杆燧發槍卻花了五萬。

當然,想要把一堆生鐵變成燧發槍,要花費很多時間,也需要高階的技術。吳長慶手下工匠數量太少,他等不了那麼久,隻能繼續浪費資源點。

吳長慶讓王大福去庫房搬運這些東西的時候,王大福也很納悶這些東西是哪來的。但是他冇有多問,很好的履行了一個做下人的義務。

兌換了這大批的物資後,吳長慶暫時已經不缺武器,缺的隻是士兵的訓練。

燧發槍守城很好用,但是在城外的野戰卻還並不是無敵。

如果敵軍數量夠多,悍不畏死的衝到麵前進行白刃戰,那麼燧發槍部隊的優勢就會徹底喪失。

遇到騎兵部隊就更加麻煩,以騎兵的速度,他們也許最多打兩槍就要被騎兵衝到麵前。

雖然這些燧發槍上也都裝了刺刀,但真正的威力還是來自於子彈射擊,白刃戰能夠避免就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