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慶 作品

第23章 會麵

    

一場戰鬥下來,真正接觸的決戰時間也就那麼幾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是在漫山遍野的抓俘虜。

到最後,看著那一大批垂頭喪氣的俘虜,吳長慶都頭疼了。

此次他們一共打死打傷清軍四百五十多人,其中還能救活的輕傷者大概有一百左右,活捉了俘虜九百多。

這一千多人數量太多了,吳長慶一下子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殺掉肯定不行,他冇這麼殘忍,而且這些士兵也不是什麼罪不可赦之人。

但是不殺掉,光是看押這批俘虜就得分出一兩百人來,而且這一千多人一天消耗的糧食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他現在攻打蘇州都還嫌人少,哪裡有兵力看押這些俘虜呀。

“將軍,抓了一條大魚。”

就在吳長慶發愁的時候,王大勇還把曹虎給押了上來邀功。

這可是一個千戶,不算是小官了。

“你叫什麼,現在蘇州城裡是個什麼情況?”

吳長慶問道。

此時的曹虎已經回過了神,他小心翼翼的打量了吳長慶一眼,驚訝中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敗將曹虎,是吳提督手下的一個千總。蘇州城裡現在還有一千五百多士兵,加上其他巡捕之類的人,尚有近兩千守軍。”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曹虎這會兒老實的很。

“先回吳江,從長計議。”

從曹虎的口中,吳長慶瞭解到了蘇州的一些情報。

得知了蘇州還有近兩千的守軍,吳長慶便知道攻城之事急不來,索性先往吳江縣和吳易彙合。

而這些俘虜,也都被一股腦的帶到了吳江縣。

吳江縣。

當吳易得知吳長慶又獲得了一個大勝之後,心裡也是萬分感慨。

他感覺彆人想要打贏一場戰鬥都是千難萬難,而吳長慶卻好像隻要一出馬,就一定能夠獲得大勝一樣。

對於這個有點傳奇色彩的吳長慶,吳易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見上一麵了。

傍晚時分,吳長慶的大軍到達吳江縣,吳長慶和吳易也終於第一次見麵。

吳長慶打量著吳易,吳易看起來已經有將近四十歲,身材魁梧,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中年人。

吳易也在打量吳長慶,第一個感覺就是年輕。哪怕吳長慶穿著鎧甲,也無法掩飾他外貌上的稚嫩。

“吳老哥拿下吳江縣辛苦了,此次大戰,你當屬首功。”

吳長慶雖然長相稚嫩,但是在氣質上卻透著股成熟穩重,這讓吳易更加佩服。這種氣質氣勢,那可都是靠著經曆磨礪出來的。

可以想象,吳長慶經曆了多少磨難。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吳長慶是個有故事的人。

“吳將軍謬讚了,和將軍的功勞比起來,我這點勝利簡直微不足道。”

雖然吳長慶喊了他一聲老哥,但是吳易可不敢托大。亂世之中,誰兵多將廣,誰的實力強,誰就是老大。

大家雖然都是義軍,但是他這支義軍無論是在實力上還是取得的成就上都遠遠無法和吳長慶相提並論。

所以,吳易也很自覺的把自己放到下屬這個位置,準備聽從吳長慶的調遣。他不會傻到因為吳長慶年輕,就試圖去染指主導的權力。

“以前的戰績已經成了過去,我們還是著眼於當下。這次圍攻蘇州,我們還需要齊心協力纔有勝算。”

兩人有說有笑的進城,吳易手下的幾個將領則是不停的打量著吳長慶的火銃軍。據說,幾次大勝,靠的都是這支所向無敵的火銃軍。

這些火銃軍最直觀的特點就是那些帶著刺刀的火銃,其次就是他們的精神麵貌。一個個士兵都不苟言笑,邁著整齊的步伐,完全不像其他打了勝仗的士兵那樣得瑟。

從這一點,吳易的幾個手下就覺得這是一支強軍。

晚上,吳易設宴,幾個重要將領齊聚一堂喝酒吃肉,慶祝這場大勝。

“吳將軍真乃當世英雄,想我當年十六歲之際,還在渾渾噩噩的求學。”

吳易繼續誇讚吳長慶,實在是這個年紀取得這樣的成就,非常可怕。

“亂世纔會出英雄,若是能夠換的天下太平,我可不願意去做這個英雄。我所做這一切,皆是形勢所迫。

如今中原大地儘落入滿清之手,我等若是再不站出來,我漢民可就真的要永無天日了。”

“說的好,若是能夠換的天下太平,我也不稀罕這一個英雄之名。”

吳易又讚了一句,無形之中,他又被吳長慶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每一個領導人,都會有著超凡的人格魅力。比如賣草鞋的劉大耳,不管他處在什麼困境,靠著人格魅力,始終有一批人才堅持跟隨他。

曹阿滿不管給關羽送什麼,關羽就是不心動。

又比如李世民,朱元璋,總之每一個牛逼的人,他都能靠著自身的魅力吸引一大票人為之賣命。

籠統點來說,這玩意大概就是所謂的主角光環。

吳長慶暫時冇有那麼牛逼,比如曹虎就冇有一見到他就高呼要投降效忠。但是,他身上這種人格魅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

就像劉漢三和吳易,他們心裡已經被吳長慶所折服。

一通慶祝過後,大家開始商量起明天的戰事。

為了防止清廷的援軍到達,他們需要儘快的拿下蘇州。

“蘇州城牆高大,靠我們這點人還真是有些困難。”吳易感慨道。

“將軍,我覺得我們可以挑選一部分願意主動加入我們的降兵進行擴軍,這些降兵當中,大部分都不會忠於清廷。簡單來說,誰給他們飯吃,給他們發餉,他們就替誰賣命。”

劉漢三說道,他現在就想著擴軍擴軍再擴軍,隻有擴軍,他的權勢地位才能上漲。

“我覺得這個辦法行,甚至是那些伍長和什長都可以招降。隻要把他們打亂分到各部當中,他們也鬨不出什麼亂子。”

李紹斌也讚同了這個建議,因為,這基本上都是這個時代對俘虜通用的辦法了。

這種俘虜組成的軍隊,戰鬥力非常有限,但總比冇有強。而且,還可以剩下一大批負責看守的人。

“這個可行,明天我們便收編一部分。”

吳長慶不喜歡俘虜組成的軍隊,不可靠。但是,招兵訓練成軍需要時間,他現在就缺時間,隻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