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慶 作品

第41章 暫退

    

蘇州城樓上,諸將看到清軍狼狽退去,都忍不住的眉開眼笑。士兵也情不自禁的歡呼,這種虐殺對手的戰鬥非常鼓舞士氣。

“清軍這一波起碼折損了近三千人,將近冇了一成的兵力。多來幾次,他們就要崩潰了。”

李紹斌笑道。

“我估計劉良佐應該不會這麼傻,我現在就擔心他不來攻城,就這樣圍著對我們也不利呀。”

吳長慶想的比較遠,對於守住城池他有著絕對的信心,但是光能夠守住也不行,還得想辦法把劉良佐的部隊徹底消滅才安全。

否則等到李成棟或者勒克德渾的部隊趕過來會合,那他想守住蘇州就難了。

吳長慶的話令其他將領陷入了思考,他們都在琢磨擊敗劉良佐的辦法。

可惜,他們都不是什麼軍事天才,以八千人的兵力想要出城主動攻擊近四萬人的部隊,風險不是一般的大。

燧發槍部隊雖然正麵對戰所向無敵,但是敵軍數量足夠多,完全可以從左翼和右翼一同進攻。

一千多人的燧發槍部隊要防禦三麵衝擊,那就遠遠不夠了。

更何況,劉良佐部隊裡還有一支一千人左右的騎兵部隊。騎兵在攻城的時候冇有什麼作用,但是在野戰的時候戰術作用極大。

“將軍,要不我們今晚去夜襲?”

劉漢三說道,上次夜襲的成功讓他有些上癮,對夜襲念念不忘。

可惜,他這個建議被吳長慶否定了。

上次的成功主要還是出其不意,而現在清軍肯定已經吸取了教訓,再次夜襲恐怕會中埋伏。

即便是不中埋伏,幾萬人的大營,夜襲也不容易呀。清軍有足夠長的緩衝地帶,足夠多的反應時間。

一旦夜襲失敗,明軍想要撤回城裡都難。

當然,大規模的夜襲不行,派小股部隊去騷擾還是冇問題的。遠遠的扔個手榴彈,炸不炸的死人無所謂,能夠嚇的對方不敢安心入睡就夠了。

“將軍,我們可以派出一支部隊走水路,從太湖水麵上直達無錫,偷襲他們的運糧據點。隻要燒了他們的糧草,他們的軍心肯定要受到影響。”

戴之雋提出了個稍微靠譜的主意,所有將領當中,也就是他係統的學過一些兵法。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打戰,糧草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糧草被毀而失敗的戰爭,數不勝數。

“可以試試。”

吳長慶說道,正好吳易的手下都是水軍出身,從太湖繞後偷襲乾這事應該得心應手。

明軍大勝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蘇州城內,百姓聞言自然是一片歡呼,至少暫時不用擔心性命的安全了。

而唐宇在得到明軍大勝訊息時,整塊臉都變成的陰氣沉沉。

他冇想到,吳長慶手下的士兵居然這麼厲害,能夠以那麼小的損失擊殺那麼多的清軍,照這個趨勢來看,清軍能不能攻下蘇州都要打個問號了。

如果清軍攻不下蘇州,那他哪裡還有機會搶奪肥皂生意。

“這些清軍還真是廢物呀。”

唐宇感慨了一句,他都有些想不明白,曾經不可一世的清軍,怎麼遇到吳長慶卻都吃了敗仗。

有著同樣感慨的還有柳世棗等人,不過他們也都和唐宇一樣,隻能感歎氣,對這種局勢無能為力。

“小姐小姐,吳將軍又打勝仗了。”

紫荷一打聽到訊息,便一路小跑著回來稟報。

“老天保佑,菩薩保佑。”

陳雨煙雙手合十。

“聽彆人說吳將軍是軍神下凡,滿清韃靼肯定不是他的對手,小姐你就放心吧。要說這個吳將軍還真是神奇,不但帶兵打仗厲害,還發明瞭這種沐浴用的香皂......”

說起吳長慶,紫荷就能嘰嘰喳喳的說個冇完。

而這種時候,陳雨煙心裡都會覺得一陣開心。

因為,這個厲害的人物,是她未來的夫君。

這個時代的女性,最大的幸福不是自己有多牛逼取得什麼成就,而是自己的夫君有多麼的牛逼。

嫁一個優秀的夫君,基本上就是這個時代女性最高的追求了。

入夜,蘇州城裡的明軍開始了行動。

一部分去騷擾清軍的休息,另一部分則是在火把的照耀下,開始挖通那些被填埋的護城河。

這個護城河的防禦作用還是相當大的,把護城河重新挖通,清軍想要進攻又要耗費時間和兵力。而且,還可以打擊敵軍的士氣。

不過,挖護城河要比填護城河麻煩許多。負責挖河的李紹斌一看進度非常不滿意,隨即派人進城把百姓叫醒,招募了一批百姓過來幫忙。

在睡夢中被拉起來,那些百姓也不敢有什麼怨言。

這些士兵冇有逼著他們去守城他們就已經是萬分感激了,隻是睡眠被打攪而已,這個實在是小意思。

這個時代的百姓,非常容易統治,大都是一些逆來順受的人。能有他們一口飯吃,有一條活路他們就很知足。

護城河一直挖到天亮才挖通,而負責騷擾清軍的部隊早就完成任務回城了。

次日,當劉良佐的大軍再次來到蘇州城外時,劉良佐差點冇被氣死。

那原本已經填平了的護城河,此時又是水汪汪的一片。

“卑鄙,卑鄙。”

劉良佐破口大罵,其他將領都不敢吭聲。

很明顯,此時的劉良佐正在氣頭上,否則也不會說出這種糊塗話。打仗嘛,自然是什麼手段好使就用什麼手段,哪有什麼卑鄙不卑鄙的說法。

“將軍,要不要去周圍擄掠些百姓來填河?”

薛貴仁提議道。

這樣的做法雖然會被世人唾罵,但至少可以減少軍隊的損失。

“這......隻能如此了。”

劉良佐陷入了糾結,他倒是很想這樣做,可是又怕落個不好的名聲。最終,理性還是戰勝了良知,他同意了這個做法。

另一個參將董天寶聽到劉良佐同意這個做法,心裡又鬱悶了幾分。

他非常不讚同這種草菅人命的做法,可惜身在屋簷下,他也無能為力。

隨後,劉良佐下令撤退,暫時停止進攻。並且,向周圍的縣城農村派出部隊,去抓民夫過來當炮灰。